什么是恶性肿瘤的贫血? 贫血为恶性肿瘤常见的症状之一,但不一定存在,特别在早期。另一方面,很多时候,贫血可以是胃癌或大肠癌等消化道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无论骨髓中有无原发或转移性癌,均可发生贫血。当骨髓中存在着转移癌时,这种贫血称为“骨髓病性贫血”。 与贫血发生有关的最常见因素主要有出血、感染和骨髓转移;其次是营养障碍、肾功能减退、溶血增多、恶性肿瘤及其化疗或放射治疗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继发铁粒幼细胞贫血。 出血是恶性肿瘤所致贫血中最重要的因素。消化道癌的表面坏死和溃疡或菜花样生长常引起出血,这种情况在胃癌、大肠癌最多见,宫颈癌则常伴见阴道出血。长期失血引起缺铁性贫血。早期铁剂治疗可能使贫血减轻,但晚期常不见效,这可能因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较重引起的。 感染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从而加重贫血。肺癌、支气管癌引起支气管阻塞而继发肺部感染;膀胱癌、子宫癌以及皮肤有溃疡的癌亦易伴发感染而使贫血加重。 骨髓中如有癌细胞转移,可干扰骨髓的造血功能而发生贫血。原发癌的部位不一定明显。 长期的食欲不振,食道癌引起的吞咽困难,呕吐,腹泻,以致进食量太少或吸收不良,造成热量、蛋白质、维生素、铁、叶酸等缺乏,可使贫血加重。 广泛的癌转移引起微血管内血流不通畅,特别是分泌粘液的癌细胞或因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从而使红细胞流经时损坏过多,而产生微血管病性贫血。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恶性淋巴瘤可发生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抗癌的化疗药物和放射治疗也常造成正常骨髓组织损伤,使贫血加重。癌肿病人对铁的利用减少,有时可发生继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贫血的程度轻重不一,有时甚至可以没有贫血,特别在早期。相反,贫血亦可以是胃癌、大肠癌等首先引起注意的症状。贫血的程度与肿瘤的大小和范围没有直接的关系。血红蛋白高低不一。贫血大多属正常细胞、正常色素型。但当出血较多出现缺铁性贫血时可以是小细胞、低色素型。网织红细胞大多不增多,血片中可出现大小不匀、异形的红细胞;并发微血管病性贫血时,可出现三角形、盔形等破碎细胞。 如果原发癌或转移癌的存在已很明显,则贫血的原因较易明确。当贫血原因未明确时,必须考虑或排除由恶性肿瘤所致的贫血。凡年龄40岁以上,特别是男性,发现贫血是缺铁性的而无明显的缺铁原因时,必须首先认真考虑消化道癌的可能。当胃癌或肠癌因出血而发生贫血时,消化道和全身症状往往很轻微,不为病人所注意。食管癌虽然也可发生贫血,但因食道梗阻,发生吞咽困难,不待贫血明显而已引起病人的注意。 治疗应首先针对恶性肿瘤,因为它的严重性远远超过贫血。癌瘤如经外科手术、化疗药物或放射治疗有效,贫血也能减轻或消失。贫血如很严重,可予输血。维生素B 12 及叶酸对此类贫血无效。因肿瘤失血而并发缺铁性贫血时,在早期铁剂治疗对贫血有效,但在原因未查明时,不应贸然进行治疗,使诊断复杂化,并忽视了肿瘤的探查,造成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