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带“草庵”的诗句

为您整理了54句带“草庵”的诗句,其中“草庵”开头的诗句17句,“草庵”结尾的诗句19句,“草庵”在中间的诗句18句,供您参考。

“草庵”开头的诗句

1、归自星坛日未斜,草庵留住一杯茶。——出自留元崇《慈济庵二首》

2、草庵精舍不知数,各占山麓清溪湾。——出自楼钥《赠黄真护道人游茅山》

3、十里樵风自一村,草庵挨拶小林园。——出自史弥宁《十里》

4、草庵非久住,消得四山风。——出自现代·马一浮《和啬庵山中杂题二十二绝》

5、草庵初就来乞名,试往寻之水竹清。——出自胡寅《题能仁照庵绍亨所建》

6、草庵盘石上,归此是因缘。——出自唐·姚合《送僧栖真归杭州天竺寺》

7、土穴有龙嘘重雾,草庵无衲坐空禅。——出自董嗣杲《南高峰塔》

8、香火因缘知有在,草庵蔬粥不他求。——出自贺铸《寄金陵和上人》

9、草庵何似清风楼,更在空中最上头。——出自晏殊《白云庵》

10、曾笑古人多晚谬,草庵虽小幸相容。——出自曹勋《山中二首》

11、草庵劣容膝,俯仰拳肩跟。——出自苏辙《张嘉佑》

12、奄有山阴多宝藏,草庵外面更无人。——出自杨长孺《跋兰亭考》

13、不到天台三十年,草庵犹记宿云边。——出自南宋·陆游《书怀绝句》

14、岩窦石泉流出冷,草庵禅影坐来空。——出自刘浚《东鹜山石洞》

15、江路伶俜形吊影,草庵寂默我忘吾。——出自南宋·陆游《秋兴》

16、破驴蹋倒摘茶轮,草庵卸下瑠璃瓦。——出自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

17、草庵虽窄乾坤阔,野鹤孤云不可寻。——出自方岳《山中》

“草庵”结尾的诗句

1、远信殷勤到草庵,却惭衰病岂能堪。——出自刘子翚《径山寄生子作道服三首》

2、种花筑室知难办,借地犹能结草庵。——出自南宋·陆游《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

3、偶成二老风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出自秦观《题之禅老许以草庵见处作诗以约之》

4、伊予已卜江湖隐,灵寿何时寄草庵。——出自周必大《送蔡迨赴桂阳令》

5、双树林间结草庵,拈花一笑拜瞿昙。——出自区仕衡《赠稠长老》

6、是处皆堪结草庵,宁论塞北与江南。——出自刘克庄《用厚后弟强甫韵》

7、至哉天下乐,端默坐草庵。——出自李厅《华严庵》

8、夕阳归鸟占花坞,山雨饭牛规草庵。——出自方岳《次韵郑佥判》

9、门前废草庵,平常不离方。——出自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10、仙人朝去莫知还,野色风光一草庵。——出自仇远《题马秀卿郊墅》

11、德山无语归方丈,象骨低头入草庵。——出自释师范《讷堂》

12、鸟语情不堪,其时卧草庵。——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3、吾庐隐翳初非意,颇欲临流结草庵。——出自南宋·陆游《题道傍壁》

14、可爱临冈曲,何人结草庵。——出自苏颂《次韵约诸君游长干寺》

15、百年邂逅能多少,且可勤来共草庵。——出自北宋·王安石《次韵酬龚深甫二首》

16、杜陵托兴歌茅屋,山谷留情赋草庵。——出自吴时显《法相寺可赋亭》

17、渔叟操桂棹,樵歌过草庵。——出自薛师石《瓜庐至日即事》

18、倦后入蒲龛,欣时出草庵。——出自刘克庄《纪游十首》

19、妇汲惟陶器,民居半草庵。——出自南宋·陆游《顷岁从戎南郑屡往来兴凤间暇日追怀旧游有赋》

“草庵”在中间的诗句

1、石头和尚草庵歌,试问参方会世麽。——出自释印肃《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2、曾闻芥子纳须弥,漫说草庵含法界。——出自楼钥《登育王望海亭》

3、纸帐蒲团地炉暖,自怜不及草庵僧。——出自杨万里《雪夜候迎使客》

4、终日才堪米一升,生涯略似草庵僧。——出自南宋·陆游《杂赋》

5、道士共联石鼎句,村童能和草庵歌。——出自薛嵎《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悉可跳动望感事述情继》

6、示疾维摩无侍者,夜阑自掩草庵门。——出自南宋·陆游《庵中夜兴》

7、无子同居草庵下,有妻偕老道场中。——出自唐·白居易《病中看经赠诸道侣》

8、谁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出自唐·王缙《游悟真寺》

9、别有草庵三四僧,花木满轩颓清致。——出自汪元量《光相寺》

10、归葱岭路止只履,访草庵基无一椽。——出自刘克庄《辟支岩》

11、蓐食草庵中,肩舆小市东。——出自南宋·陆游《平水小憩》

12、宅舍元依毕竟空,小乘惯住草庵中。——出自苏辙《筑室示三子》

13、兰省花时锦帐下,庐山雨夜草庵中。——出自唐·白居易《庐山草堂夜雨独宿寄牛二、李七、庾三十二员外》

14、脚影行镌岩石涧,头陀老守草庵欹。——出自董嗣杲《石佛庵》

15、更与草庵求扁榜,太虚底处强安名。——出自程公许《谢慧明王道自大面山宁赠三诗并密黄精》

16、想见草庵无恙日,月明池上独支筇。——出自陈岩《龙池庵》

17、阳山山下草庵深,寂寂香灯对远岑。——出自王禹偁《赠草庵禅师》

18、直饶凭麽去,未免草庵居。——出自释道宁《颂古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