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feng
[外文]:monsoon
大范围盛行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的风系。随着风向的季节变化,天气和气候也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季风”一词来源于阿拉伯语“mawsim”,意为季节。中国古称信风,意为这种风的方向总是随季节而改变。
成因英国E.哈雷(1686)最早把季风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来研究,认为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不同和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而产生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型海陆直褂环流。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大陆上为冷高压,近地面空气自大陆吹向海洋;夏季,大陆比海洋暖,大陆上为热低压,近地面空气自海洋吹向大陆。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有了比较多的高空气象资料后,有人指出行星风系的季节位移也是季风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后来发现在东半球亚非地区,夏季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北移,出现一支东风急流,西半球则不存在。高层这种冬季西风、夏季东风与低空冬季的东北季风和夏季的西南季风相联系,在低纬度地区冬季组成强大的哈德莱经圈环流,夏季在季风区形成一季风经圈环流(与哈德莱环流方向相反)。通过这种经向环流圈,沟通了南北半球之间的能量和动量的交换与平衡,由此也维持了低空偏西风和高层的东风。世界上有许多地区,当由海陆分布引起的季风现象和行星风系的季节变换一致时,季风现象特别明显,如亚洲和非洲低纬度地区。但也不是所有具有海陆差异的地区都有季风。这就说明还有其他一些物理因子,在季风形成中起作用。例如,大地形(如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以及南半球越赤道而来的气流,对夏季风的活动均有很大影响。
季风指数表示季风强弱和稳定程度的量。1908年,奥地利J.F.von汉恩利用8个方位的地面风向图将季风指数定义为:1、7月盛行风频率和同月份相反风向频率之差的和。1957年,苏联С.П.赫罗莫夫利用1月和7月盛行风方向的季节变化来决定季风的明显性,用1月和7月盛行风的平均频率作为判别季风稳定度的指数,用1月和7月平均风力大小表示季风的强度。1962年,中国高由禧等提出以1月和7月的同风向与反风向最大频率差之和表示季风的稳定程度,以冬夏盛行风之间的转换角度(季风角)表示季风的明显程度,并做了中国的季风区划。
气候特征世界上季风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南亚、东亚、非洲中部、北美东南部、南美巴西东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其中以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最著名。有季风的地区都可出现雨季和旱季等季风气候。夏季时,吹向大陆的风将湿润的海洋空气输进内陆,往往在那里被迫上升成云致雨,形成雨季;冬季时,风自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伴以下沉,天气晴好,形成旱季。例如,在南亚次大陆,12月至翌年3月为冷季,也是东北季风季节;6月至9月为雨季,也是西南季风季节。4月至5月和10月至11月为过渡季节。4月至5月又称为热季,尤其在印度中部和北部天气燥热。每年5月底6月初,当南半球越过赤道的低空急流加强时,印度西南季风来临。这时孟加拉湾低压发展,西南季风登陆后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去,印度大部地区出现大雨和暴雨天气。这种突如其来的天气现象即所谓季风爆发。印度夏季风期间,西南季风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以活跃和中断的形式交替出现。当印度季风槽线位于恒河大平原,呈东南至西北走向时,孟加拉湾北部形成的低压沿此方向移动,给印度中部带来了丰沛的降水,称季风活跃时期。当季风槽向北移到喜马拉雅山麓时,大雨区亦相应北移。这时印度南部雨量也较多,而中部少雨,称为季风中断。如中断时间持续很长就会形成北涝中旱,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西南有青藏高原,东南濒临太平洋,大部地区在季风区内。6月至8月夏季风盛行,气候湿热;11月至翌年3月冬季风盛行,气候干冷。4月、5月和9月、10月为过渡季节。夏季风平均于5月初在华南沿海一带开始,然后向北推进,6月中旬从华南迅速前进到华中,7月中旬移到华北,8月中旬到达最北界限。8月底或9月初夏季风南退到华中或南岭一带,这也是冬季风的开始。当夏季风在华南、华中、华北盛行时,恰好也是这些地区的雨季,夏季风开始在华中和华北盛行时,正是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冬季风来到这些地区也就是这些地区雨季的结束。季风进退的迟早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各地区的冷暖旱涝。
- 参考书目
- 高由禧等著:《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科学出版社,北京,1962。C.S.拉梅奇著,冯秀藻等译:《季风气象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C.S.Ramage,Monsoon Meteorology,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