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刘兰芝和焦仲卿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刘兰芝多才多艺,善于家务活,终日起早摸黑地工作,却依然遭到婆婆的嫌弃和刁难,并被遣回娘家。
焦仲卿着急地向母亲求情,面对大怒的母亲,他只能返回房间,对妻子许诺:“你先回娘家小住,不久之后一定上门把你迎回。”
回娘家当天,貌美的刘兰芝精心打扮了自己,并向婆婆、小姑子道别。回到家中,表达了自己要和焦仲卿长相厮守的想法,先不讨论再嫁的事情。
此言一出,却遭到母亲、哥哥的苛责,她无奈之下只能屈从。
没过多久,在家里的安排下,刘兰芝就要和太守公子成亲了。在成婚之日,她哭着对焦仲卿袒露心扉,相约黄泉下相见。
到了夜深人静之时,刘兰芝提起衣裙,脱下丝鞋,纵身跳入冰冷的池塘中。
焦仲卿听说这件事后,悲痛不已,便在院子里的树下徘徊,最终在东南枝上自缢身亡。
好好的一段爱情,为什么会发展成双双殉情的悲剧?
婚姻破裂的导火线:难以协调的婆媳关系
汉代儒家经典之一《礼记》如是写道: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妻之礼焉,没身不衰。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中子女婚姻关系的好坏,不是取决于丈夫与妻子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儿媳是否能与公婆融洽相处。
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不但样貌姣好,家务活更是做得麻溜。
她“奉事循公姥”,可在婆婆焦母眼里却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这女子不守礼节,自作主张);
她日夜辛勤劳作“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白天黑夜辛勤劳作,柔弱孤单受尽苦),可婆婆依然毫不体谅,更是“故嫌迟”(嫌她织绢织得慢)。
在她还没有搬离焦家时,焦母便已骑驴找马,替自家儿子物色了新对象“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听到儿子为老婆求情后,不但没有一丝体谅,更是怒发冲冠,愈发讨厌刘兰芝。
面对这样挑剔难相处的婆婆,刘兰芝当然也有满腹怨言:“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不是我偷懒织绢慢,而是当你家的儿媳太难了)。
更令人唏嘘的是,在儿子焦仲卿流露出以死相许之意时,焦母更是说出“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不要为了刘兰芝而寻死,你贵她贱,休她不算薄情)这样的话,她当时想的并不是如何挽留儿子的生命,而是要坚定儿子休妻的决心,蛮横霸道、冷酷自私的形象跃然纸上。
由此可知,刘兰芝与焦母相处得很不融洽,而焦仲卿也没有做到有效协调,婆媳关系紧张是刘兰芝被遣回娘家的根本原因。
那么,又是什么助长了婆婆的专横霸道?
爱情中的绊脚石:封建礼教中的家长制
汉代男子休妻有7条理由,包括: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盗窃。在焦母眼里,刘兰芝犯的就是“不顺父母”这一条。
这并不是因为刘兰芝犯了多少错,而是因为她对婆婆不够言听计从,不够百依百顺,做到三从四德。
儿媳因为“不顺父母”遭遣,在汉代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有的甚至还被视为“孝行”而广泛宣扬。根据《后汉书·列女传》记载:
广汉姜诗妻者,同郡庞盛之女也。诗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母好饮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溯流而汲。后值风,不时得还,母渴,诗责而遣之。
声明: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