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栖霞寺舍利塔
栖霞寺舍利塔,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栖霞寺的东侧,藏经楼南,是江南著名的佛教建筑之一。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根据古籍记载,隋文帝从一僧人处得到一包佛骨舍利,于是分给全国各州,分别建塔收藏,栖霞寺舍利塔即是其中之一。原塔早已塌毁废弃,五代南唐时高越、林仁又重新修建。现存塔应是南唐(937~975年)时所建的。1988年,栖霞寺舍利塔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舍利塔属于阿育王式的,或称覆钵式塔,外形类似密檐形式,八角五层,高约18米。塔身立于须弥座式的基座上,二者以莲座相隔。基座下还有两层基台,最下层为底座。基座、基台、底座都呈八角形。 底层正面南向略偏西,设有踏道,周围绕以栏杆。基台立面雕刻海石榴和凤凰,平面雕刻鱼、龙、水波和花卉等纹饰。
基座束腰部分的浮雕为释迦八相图:托生母腹、降生、出游四门、出家苦行、成道、说法、降魔、涅槃,雕琢极为精细,花纹的装饰性极强,富于立体感。前后四角柱雕力士,左右四角柱雕立龙。
塔身的第一层特别高,八角形,每角都辟有倚柱,除正面的门外,其他各面镌刻有四天王像和文殊、普贤菩萨像。从第二层以上,各层上下檐间的距离减短,每面都雕有两个圆形石龛,龛里端坐一佛。檐下斜面上还雕刻有飞天、乐天、供养天人等的像,与敦煌五代石窟的飞天极为相似。
各层腰檐均有缺损,塔顶刹柱是莲花形的,1931年重修时曾加以复原。如今的勾片造栏干也是那时根据地下发掘的遗物复原重建的。
栖霞寺舍利塔的整个塔身造型精美,雕刻细密精致,是唐宋之际江南石刻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