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马氏角鸮的名称类别、保护现状、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特点、名称由来

马氏角鸮(学名:Megascops koepckeae,英文名:Koepcke’s Screech Owl)是鸱鸮科鸣角鸮属的鸟类。

一种鸱鸮科角鸮

中文学名:马氏角鸮

拉丁学名:Megascops koepckeae

英文俗名:Koepcke’s Screech Owl

命名作者:Hekstra, 1982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鸣角鸮属(Megascops)

繁殖区:南美洲 : nw, c Peru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主要羽色:褐色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马氏角鸮

【拉丁学名】Otus Koepckeae

【英文名称】Maria Koepcke's Screech Owl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鸟种简介

马氏角鸮栖息于山地林间。以昆虫、鼠类、小鸟为食。筑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多为4枚。羽干纹似树皮。在大陆分布较广,为留鸟;台湾为旅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角鸮属(Otus)的东半球鸟类,不同於西半球的鸣角鸮(screechowl)。

外形特征

马氏角鸮属于鸱鸮科。小型猛禽。全长约20厘米。上体灰褐色(有棕栗色),有黑褐色虫蠹状细纹。面盘灰褐色,密布纤细黑纹;领圈淡棕色;耳羽基部棕色;头顶至背和翅覆羽杂以棕白色斑。飞羽大部黑褐色,尾羽灰褐,尾下覆羽白色。下体大部红褐至灰褐色,有暗褐色纤细横斑和黑褐色羽干纹。嘴暗绿色,先端近黄色。爪灰褐色。

马氏角鸮俗称猫头鹰,它们的大眼睛只能朝前看,要向两边看的时候,就必须转动它的脖子。马氏角鸮的脖子又长又柔软,能转动270度。由于是夜间出来捕食的猛禽,因此听力显得特别重要。猫头鹰的头骨不对称,两只耳朵不在同一水平上,有利于根据地面猎物发的声间来确定猎物的正确位置。头部宽大似猫头,嘴和爪呈钩状,十分锐利。两眼位于头部正前方,视野宽广。耳孔大,听觉灵敏,能觉察地面小动物发出的轻微声响。体羽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昼伏夜出,以鼠类为主食,为农、林业益鸟。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古北界西部至中东及中亚。

分布状况:在中国的分布极为有限,河南省杞县曾有发现。亚种马氏角鸮繁殖于新疆西部的天山及喀什地区。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地林间。以昆虫、鼠类、小鸟为食。筑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多为4枚,白色。纯夜行性的小型角鸮,喜有树丛的开阔原野。它们双翅展合有力,飞行迅速,能在林间无声地穿梭。视听能力极强,善于在朦胧的月色下捕捉飞蛾和停歇在草木上的蝗虫、甲虫、蟑等昆虫,但是鼠和小鸟在食物中的比例却不高。

叫声:为深沉单调的chook声,约三秒钟重复一次,声似蟾鸣。雌鸟叫声较雄鸟略高。

食物以鼠类为主,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它们都有吐“食丸”的习性,其素囔具有消化能力,食物常常整吞下去,并将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骨骼、羽毛、毛发、几丁质等残物渣滓集成块状,形成小团经过食道和口腔吐出,叫食丸,也叫唾余。科学家可以根据对食丸的分析,了解它们的食性。

生长繁殖

繁殖期5~8月。营巢于树洞或岩石缝隙和人工巢箱中。巢由枯草和枯叶构成,内垫苔鲜和少许羽毛。每窝产卵3~6枚,卵呈卵圆形,白色,光滑无斑,平均大小31mm×27mm,重12g。雌鸟孵卵,孵化期24~25天。雏鸟晚成性。

特点

马氏角鸮俗称猫头鹰,它们的大眼睛只能朝前看,要向两边看的时候,就必须转动它的脖子。马氏角鸮 的脖子又长又柔软,能转动270度。由于是夜间出来捕食的猛禽,因此听力显得特别重要。猫头鹰的头骨不对称,两只耳朵不在同一水平上,有利于根据地面猎物发的声间来确定猎物的正确位置。

名称由来

MariaKoepcke'sScreechOwl (马氏角鸮)由MariaKoepcke(玛丽亚艾米莉安娜·冯)而来。

MariaKoepcke(5月15日,1924-1971年12月24日),出生在Mikulicz-Radecki·,是一位著名的鸟类学家,在事故中去世.

玛丽亚在学校里受过教育,于1949年,在基尔大学成为博士。然后她搬到Peru秘鲁,在那里她结了婚。1950年成为动物学家。在这样一个时代,南美基本上是男性主导的,她不仅仅是成功的,也是最伟大的鸟类科学家之一。

许多鸟类已经入选了玛丽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