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主要研究“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即市场和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他的基本观点是,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性是“报酬递增”的结果。现实经济生活中“报酬递增”现象广泛存在,而且可以应用到多个领域。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把一家工厂孤立地建在大荒原上,无论工厂如何做大做强,最终也逃脱不了“规模报酬递减”的命运。但是,如果我们把工厂设立在大城市里,情况就大不相同,因为城市的规模越大,一般来说工业基础就越健全。这样,无论所建工厂在原料供给上有什么新要求,在生产工艺上有什么新标准,就都可以在城市这个空间范围内得到满足。伴随着工厂的扩张和城市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会越来越高,收益也随之提高,这样就实现了“报酬递增”。克鲁格曼认为这才是把握住了现代国际贸易的核心。
克鲁格曼运用了一个简单的“核心-外围”模型,分析一个国家内部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在这个模型中,处于中心或核心的是制造业地区,外围是农业地区,区位因素取决于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的相互影响。假设工业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生产活动将趋向于空间集聚。在资源不可流动的假设下,生产总是聚集在最大的市场,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并取得递增报酬。但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地理集中的形成是某种力量积累的历史过程。中心外围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可以预测一个经济体中经济地理模式的渐进化过程:初始状态时,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可能有某种优势,它对另一地区的特定厂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导致这些厂商生产区位的改变,一旦某个区位形成行业的地理集中,则该地区的聚集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并获得地区垄断竞争优势。
克鲁格曼还进一步详细论述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他肯定了早期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性思想,认为这是经济活动在地理位置上趋向集中。在此基础上,克鲁格曼又重新诠释了马歇尔的观点,认为产业地方化现象有三个原因:基本要素、中间投入品和技术的使用,它们都产生了来自于供应方面的外部经济性。第一,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在同一个地方,来自同一行业众多企业的集聚力量,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这个蓄水池的不断扩大,可以帮助企业克服种种不确定性,加上规模经济的作用,报酬递增的效应便出现了。第二,中间投入品效应。一种产业长期集聚在某地,可以吸引许多提供特定投入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并使之逐渐成为地区的生产中心;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这种生产中心规模越来越大,就会吸引更多有效率的供应商。第三,技术的“外溢”效应。假设有关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信息,在某地区内部比其它地区更容易流动和获得,那么相对于远离该地区的企业来说,集聚在该地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正的外部性效应。
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新经济地理理论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某种程度上说,新经济地理学的区位选择,反映的是运输成本、外部性收益递增与产业聚集之间的一种取舍。然而,蔓延全球的网络经济对这种观念提出了挑战。其原因是网络经济使运输成本大大降低,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无成本、无重量的世界。其中,最受影响的产业就是那些提供无形产品及服务的部门,例如,金融与咨询服务业、软件业、保健咨询业、音乐与娱乐业等。国外学者夸(Quah,1999年)提出,在网络经济时代,金融与软件等产业的区位特征,会有悖于原有的区位理论而存在。这就是网络经济对新经济地理理论提出的新挑战,需要经济学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毫无疑问,在区域经济理论创新方面,该问题也给中国学者留下一片有待探索的处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