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疗养地理

研究具有一定疗养能力的自然环境因素的地域分异、医学地理评价和疗养区的领域,又称医疗地理。一般所讲的疗养能力是指具有医疗作用的气候条件、矿泉、矿泥、地下热水等自然环境因素对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状况的作用程度。

具有疗养能力的自然环境因素(亦称自然疗养资源)主要受生物、气候、地质构造、岩石特性和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和制约。如矿泉和地下热水主要分布在与火山活动、断层构造等有关的地区。根据矿泉水的化学成分和治疗疾病的性能,建立起各种类型的矿泉疗养区,分别对皮肤病、胃炎等疾病进行治疗。医疗气候在各种生物气候带都有分布,是指人们利用各种气象要素的周期变化,如适宜的光照度、气温、气压和湿度,特别是新鲜空气中负离子作用,使人体产生一系列良性反应,从而增进人体健康。

人类有关疗养地理的记载很早。公元前 4世纪希波克拉底曾指出“海水和盐水的治疗性能”。中国在《山海经》中已有温泉的记载,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饮泉治病的阐述。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按照水温和化学成分,将泉水划分为温、冷、热、苦、甘泉等几大类型,同时指出各种矿泉水治疗不同疾病的方法。但是,疗养地理的系统研究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