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介绍
水牛角,中药名。是中药犀角的代用品,功能有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痈疽肿毒。[1]
别名
沙牛角,牛角尖
药用部位
牛科动物水牛的角,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成份
水牛角可作为犀角的代用品,因其成分与犀角大同小异:
(一)甾醇类:均含胆甾醇;
(二)氨基酸:均含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缬氨酸;
(三)肽类:碱性肽类水解,两者都产生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但犀角还有天冬氨酸;
(四)胍基衍生物:均有精氨酸及胍;
(五)蛋白质:两种角所含大部相同,但犀角尚有不同的蛋白质存在;
(六)用氧化铝层析法,均分离出同样熔点215~218℃的结晶,具有兴奋离体蛙心的作用。此外,犀角除含胆甾醇外,尚含微量其它甾醇;水牛角不含精氨酸,而胍类含量较犀角为多。又将水牛角煎液进行电泳,得三个茚三甫阳性物质,水解后生半胱氨酸,此外并未认出有特别氨基酸;将犀角煎液电泳,情况亦大致相似。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治热病头痛,壮热神昏,斑疹,吐衄,小儿惊风,喉痹咽肿。
①《别录》:"疗时气寒热头痛。"
②《日华子本草》:"煎,治热毒风并壮热。"
③《纲目》:"治淋,破血。"
④《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止衄。治热病昏迷,麻痘斑疹,吐血,衄血,血热,溺赤。"
⑤《四川中药志》:"治风热头痛,喉头红肿,小儿惊风及吐血。"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选方
①治出血:牛、羊角及蹄甲,洗净后,放入密闭容器里焚烧炭化,研成细粉过筛。内出血,每日三次,每次二克,口服;外出血,撒于患处。(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②治喉痹肿塞欲死者:沙牛角,烧,刮取灰,细筛,和酒服枣许大,水调亦得。又小儿饮乳不快觉似喉痹者,亦取此灰涂乳上,咽下。(《海上集验方》)
③治石淋,破血:牛角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五服。(《圣济总录》)
④治血上逆心,烦闷刺痛:水牛角,烧末,酒服方寸匕。(《子母秘录》)
⑤治牛程攓肿痛,肿高突起,支脚难行,久则破裂,脓水相流:牛角尖(烧灰)、水龙骨、松香、轻粉各等分。共为末。牛骨髓调搽,虚弱者辣服十全大补汤。(《外科正宗》牛角散)
⑥治赤秃发落:牛角、羊角(烧灰)等分。猪脂调涂。(《圣惠方》)
⑦治蜂螫人:牛角烧灰,苦酒和,涂之。(《补缺肘后方》)
临床应用
用量15~30克,煎服,宜先煎3小时以上,或人散剂。用治温病高热、神昏澹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引用
[1]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