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有车前的处方(十七)

车前(别名罘苜(《诗经》),马舄(《毛诗传》),当道(《本经》),陵舄(《列子》),牛舌草(陆玑《诗疏》),车前草、虾蟆衣(《尔雅》郭璞注),牛遗、胜舄(《别录》),车轮菜、胜舄菜(《救荒本草》),蛤蚂草(《滇南本草》),虾蟆草(《简便单方》),钱贯草(《生草药性备要》),牛舄(《医林纂要》),地胆头、白贯草(《中国药植志》),猪耳草(《青海药材》),饭匙草、七星草、五根草、黄蟆龟草(《福建民间草药》),蟾蜍草、猪肚菜、灰盆草(《广西中兽医药植》),打官司草(《江苏植药志》),车轱辘菜、驴耳朵菜(《东北药),甘,寒。①《别录》:味甘,寒。②《履巉岩本草》:甘咸,寒,无毒。③《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咸。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肉,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痹乳蛾,咳嗽,皮肤溃疡。①《别录》:主金疮、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②陶弘景:疗泄精。③《药对》:主阴癀。④《药性论》: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⑤《滇南本草》:清胃热,利小便,消水肿。⑥《本草汇言》:主热痢脓血,乳蛾喉闭。能散,能利,能清。⑦《本草正》:生捣汁饮,治热痢,尤逐气癃,利水。⑧《本草备要》:行水,泻热,凉血。⑨《生草药性备要》:治白浊。⑩《医林纂要》:解酒毒。⑾《科学的民间药草》:镇咳,祛痰。⑿《贵州民间方药集》:外治毒疮,疔肿。⒀《湖南药物志》:祛痰止咳,滑胎,降火泻热,除湿痹,祛膀胱湿热,散血消肿。治火眼,小儿食积,皮肤溃疡,喉痹。小编整理出含有车前的处方共117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961~1020共60个。

处方1、小白薇圆

处方覆盆子(去梗)、菖蒲(微炒),各三分;白龙骨、熟干地黄、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白薇(去苗),各一两;蛇床子(炒)、干姜(炮)、细辛(去苗)、当归(去芦.微炒)、车前子、川芎,各半两;远志(去心)、桃仁(去皮.尖.麸炒黄)、白茯苓(去皮)、人参、卷柏(去根)、白芷、肉桂(去粗皮),各三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冲任虚损,子脏受寒,久无子息,及断续不产,此因上热下冷,百病滋生;或月水崩下,带漏五色,腰腹疼重,面黄肌瘦,或因产乳不能将护,登厕太早,或久坐湿地,并冷风从下入,血脏既虚,风邪内乘;或月水当行,失于调摄,伤动胞络,阴阳不和,上焦虚阳壅燥,下脏邪冷结伏。致使胎孕不成,冷极伤败,月水不匀,饮食减少,夜多盗汗,面生僢僣,齿摇发落,脚膝疼重,举动少力,并宜服之。常服壮筋骨,益血气,暖下脏,除风冷,令人有子。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温酒或米饮下,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藁本汤

处方藁本(去苗)30克 白芷15克 车前子15克 石决明(刮,洗,捣如粉)芍药 天麻 防风(去叉)细辛(去苗叶)各30克

制法上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积年风毒,眼赤痛,多热泪。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230毫升,煎取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摘录《圣挤总录》卷一○五

处方3、五子衍宗丸

处方枸杞子400g 菟丝子(炒)400g 覆盆子200g 五味子(蒸)50g 车前子(盐炒)100g

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棕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酸、微苦。

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9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用于肾虚腰痛,尿后余沥,遗精早泄,阳痿不育。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兔肝丸

处方兔肝60克(炙微黄)防风23克(去芦头)玄参30克 白茯苓30克 羚羊角屑23克 人参23克(去芦头)决明子90克 车前子30克 地骨皮15~23克 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黄耆30克(锉)熟干地黄30克 甘菊花23克 麦门冬45克(去心,焙)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肝肾不足,眼目昏暗,久视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粥饮送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三十

处方5、龙齿镇心丹

处方龙齿(水飞)、远志(去心.炒)、天门冬(去心)、熟地黄、山药,各六两(炒);茯神、麦门冬(去心)、车前子(炒)、白茯苓、桂心、地骨皮、五味子,各五两。

炮制上为末,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肾气不足,惊悸健忘,梦寐不安,遗精面少色,足胫酸疼。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空心温酒、米汤任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七子散

处方牡荆子、五味子、菟丝子、车前子、菥子、石斛、薯蓣、干地黄、杜仲(去皮.炙)、鹿茸(炙)、远志,各二两。附子(炮.去皮)、蛇床子、川芎,各一两半。山茱萸、天 雄(炮.去核),七分。钟乳(二两.无亦得)。

炮制上二十四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主丈夫风虚,目暗,精气虚衰少,无子不足方。

用法用量酒服方寸匕,日二,不知,加至二匕,以知为度。不能酒者,蜜和丸服亦佳。

注意忌生冷醋滑猪鸡鱼蒜油面。

备注一方加覆盆子二两,行房法一依《素女经》,女人月信断一日为男,二日为女,三日为男,四日为女,以外无子,每日午时夜半后行事信。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处方7、二地二冬酒

处方菟丝子120g 肉苁蓉120g 天门冬60g 麦门冬60g 白茯苓60g 枸杞子60g 五味子60g 石菖蒲30g 车前子45g 山萸肉60g 远志肉30g 柏子仁60g 覆盆子45g 地骨皮45g 牛膝60g 生地60g 熟地60g 山药60g 人参60g . 木香60g 川椒30g 泽泻30g 杜仲(姜汁炒)60g 巴戟天(去心)60g 白酒3000ml

炮制将上述24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用纱布包贮,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7~12日,即可饮用。可随饮随加酒,直到味薄乃止。

功能主治补肾添精,安神定志。主治肾虚精亏,中年阳痿,老人视物昏花,神志恍惚,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每次20ml,每日早晚2次。

摘录《民间验方》

处方8、平补镇心丹

处方酸枣仁(去皮.隔纸炒)二钱半,车前子(去土.碾破)、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去枝.梗)、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麦门冬(去心)、茯神(去皮),各一两二钱半;天门冬(去心)、龙齿、熟地黄(洗.酒蒸)、山药(姜汁制),各一两半;人参(去芦)半两,朱砂(细研为衣)半两,远志(去心)、甘草(炙),各一两半。

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异梦,忪悸烦郁,及肾气伤败,血少气多,四肢倦怠,足胫酸疼,睡卧不隐,梦寐遗精,时有白浊,渐至羸瘦。常服益精髓,养气血,悦色驻颜。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空心,饭饮下,温酒亦得,加至五十圆。

备注翰林刘活庵云:平补镇心丹方有二,此方有五昧子、白茯苓、车前子、肉桂、人参。酸枣仁,非惟可以治心气不足,而白浊消渴尤为切要之药。(局方)、无此六味,却有生地黄、苦梗、柏子仁、石菖蒲、当归,只宜治心气不足,肾气伤败,血少气多耳。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9、清肺饮子

别名清肺散(《证治准绳·类方》卷六)。

处方灯心0.3克 通草0.6克 泽泻 瞿麦 琥珀各1.5克 萹蓄 木通各2克 车前子(炒)3克 茯苓(去皮)6克 猪苓(去皮)9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热在上焦气分,渴而小便闭涩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10、麻仁丸

处方枳壳(麸炒)、白槟榔(煨.半生)、菟丝子(酒浸.别研)、山药、防风、山茱萸(去核)、肉桂(去皮)、车前子,各一两半。木香,羌活,各一两。郁李仁(去皮.研)、大黄(半蒸.伴生)、麻仁(研),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别研药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三焦,和五脏,润肠胃,除风气,治冷热壅结,津液耗少,大便闭难或不通。若年高气弱及有风之人,大便秘涩者宜服。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水临卧服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1、五味子丸

处方五味子30克 白茯苓30克 车前子45克 巴戟30克 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菟丝子90克(酒浸三日,曝干,别捣罗为末)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虚劳损,肾气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

处方12、镇肝圆

处方蔓荆子(去白皮)、地肤子、人参、茺蔚子、决明子、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防风(去芦.叉),各一两;青葙子、地骨皮、柴胡(去芦)、山药、车前子、柏子仁(炒)、玄参、甘菊、甘草(炙),各半两;细辛(去苗)一分。

炮制上为末,蜜水煮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堆眵多泪,怕日羞明,时发肿赤,或生障翳,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米饮下,食后,日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3、决流汤

处方黑丑6克 甘遂6克 肉桂30克 车前子30克

功能主治治水臌,满身皆肿,按之如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又须忌食盐三月。

摘录《傅青主男科》

处方14、四物五子丸

处方当归(去芦,酒浸)川芎 热地黄(酒蒸,焙)白芍药 覆盆子(酒浸)枸杞子 地肤子 菟丝子(酒淘净,浸蒸,别研)车前子(酒蒸)上药分两,以虚实斟酌。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心益肾,补血明目。治心肾不足,眼目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盐汤吞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六十八引《澹寮方》

处方15、清宁丸

处方大黄600g 绿豆25g 车前草25g 白术(炒)25g 黑豆25g 半夏(制)25g 香附(醋制)25g 桑叶25g 桃枝5g 牛乳50g 厚朴(姜制)25g 麦芽25g 陈皮25g 侧柏叶25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苦。

炮制上十四味,除牛乳外,将大黄碎为小块,另取黄酒600g,与大黄拌于罐中,加盖封闭,隔水加热炖至酒尽,取出,低温干燥。其余绿豆等十二味,分别酌予碎断,分次水煎至味尽,去渣,合并煎液,滤过,适当浓缩后加入牛乳,浸拌上述制成的大黄,再入罐中,加盖封闭,按上法炖至液尽,取出,低温干燥,研成细粉,过筛。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通便。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晕耳鸣,目赤牙痛,腹中胀满,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6、四顺清凉饮子

处方当归身 龙胆草(酒洗,炒)黄芩 桑皮(蜜制)车前子 生地黄 赤芍 枳壳各2.4克 炙甘草0.9克 熟大黄 防风 川芎 川黄连(炒)木贼草 羌活 柴胡各1.8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凝脂翳症。生于风轮上,初起如星,色白,中有凹陷,如针刺伤,后渐渐长大,变为黄色。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远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17、排石颗粒

处方连钱草、车前子(盐水炒)、关木通、徐长卿、石韦、瞿麦、忍冬藤、滑石、苘麻子、甘草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颗粒;气微,味甜、略苦。或为灰色至灰棕色的颗粒;味微甜、微苦(无糖型)。

炮制上十味,取连钱草(相当于总量的15%),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静置沉淀,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备用;取剩余的连钱草及其他车前子等九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后,加乙醇适量,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备用。将上述两种稠膏混匀,加蔗糖及其他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即得;或将上述两种稠膏混匀,干燥,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得无糖型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用于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病属下焦湿热证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袋装(1)20g(2)5g(无糖型)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8、急救绿豆丸

处方绿豆250克 车前子 大麦冬 灯草 甘草各6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朱砂15克为衣。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利尿。治夏月中暑受热,霍乱吐泻,腹痛转筋,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茶送下。

摘录《痘疹会通》

处方19、千金润下丸

处方大麻仁(微炒)30克 郁李仁(泡,去皮)菟丝子(酒蒸)枳壳(麸炒)牛膝(酒浸)山药 车前子各21克肉苁蓉(酒洗)4克 威参(蜜蒸)60克大黄(酒蒸)60克 陈皮(去白)15克 桃仁(去皮)15克

制法上药先将威参、大黄杵成膏后,加药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大便燥结,胀闷之甚,而脉未至大虚者。

用法用量每次40丸,用白汤送下,早、晚各一服。

摘录《会约医镜》卷八

处方20、淋病解毒利湿方

处方银花15克,黄柏10克,萆解12克,白茅根20克,茵陈12克,竹叶10克,灯芯4扎,淮山12克,车前子10克,苡米20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主毒热内侵,湿热下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巧方

处方21、清心莲子饮

处方黄芩、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各半两;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兽(蜜炙)、人参,各七两半。

炮制上散。

功能主治治心中蓄积,时常烦躁,因而思虑劳力,忧愁抑郁,是致小便白浊,或有沙膜,夜梦走泄,遗沥涩痛,便赤如血,或因酒色过度,上盛下虚,心火炎上,肺金受克,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妇人带下赤白;及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药性温平,不冷不热,常服清心养神,秘精补虚,滋润肠胃,调顺血气。

用法用量每三钱,麦门冬十粒,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泠,空心,食前服。发热加柴胡、薄荷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2、蝉花散

处方蝉蜕 菊花 蒺藜 蔓荆子 草决明 车前子 防风 黄芩 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主花翳白陷,凹入不平,羞明而不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23、八正合剂

处方瞿麦118g 车前子(炒)?118g 扁蓄118g 大黄118g 滑石118g 川木通118g 栀子118g 甘草118g 灯心草59g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液体;味苦、微甜。

炮制以上九味,车前子用25%乙醇浸渍,收集浸渍液。大黄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5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其余七味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约1300ml,与浸渍液、渗漉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近1000ml,加入苯甲酸钠3g,加水使成1000ml,搅匀,分装,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2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规格每瓶装(1)100ml(2)120ml(3)20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4、龙胆羚羊角汤

处方龙胆草9克 黄芩6克 干地黄9克 羚羊角3克(磨汁冲服)茯神9克 丹参3克 车前子6克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养血熄风。治子痫,偏于风热。未发之前,头痛甚剧,面色发红,头昏眼花,脘腹疼痛,大便秘结,或有呕吐;病发后,抽搐神昏,舌质红,脉弦滑而数。

用法用量水煎,微温服。痰涎壅盛,加竹沥30滴,亦可加天竹黄6克。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25、解暑汤

处方连翘 金银花 赤芍 天花粉 滑石(飞)车前子(炒,研)甘草 泽泻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治暑天常服,防治疖肿。

用法用量上加淡竹叶10片,水煎,温服,不拘时候。凡暑伤正气,更加蜜炙黄耆15~21克,以帮助元气,名为黄耆解暑饮;如疖毒溃脓,可加生黄耆等分。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处方26、龙齿镇心丹

处方龙齿(水飞)远志(去心,炒)天门冬(去心)熟地黄 山药各180克(炒)茯神 麦门冬(去心)车前子(炒)白茯苓 桂心 地骨皮 五味子各15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镇心安神,滋阴益肾。治心肾气不足,惊悸健忘,夜梦不安,遗精,面色少华,足胫痰疼。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米汤送下。

备注方中龙齿镇惊安神,除烦热为君;远志,茯苓、茯神、五味子宁心安神为臣;天冬、麦冬,山药、熟地补益心肾之阴,地骨皮清虚热,车前子利湿浊,标本兼顾,均为佐药;又在滋阴清热之中,加用桂心以引火归元,属于反佐之法。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27、五子补肾酒

处方枸妃子100g 菟丝子50g 五味子50g 覆盆子100g 车前子50g 白酒1000ml

炮制将上述药材研细粉,装入纱布袋中;放入酒中,浸泡30天,过滤,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滋肾填精,对精、神、气、血皆有补益功能,又能充养形体,振奋精神,乌须黑发,强壮筋骨,延年益寿;主治肾虚遗精,阳痿早泄,小便后余沥不清,久不生育,及气血双虚,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每次10~20ml,每日1次,晨起即饮。

摘录《医学入门》

处方28、阿胶汤

处方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各30克 车前子1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血淋。心气留热,搏于小肠,血随小便出,每尿辄痛,心脉大散而数。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

处方29、催生顺气饮

处方当归 川芎 肉桂 木香 乌药 广皮 枳壳 冬葵子 红花 车前子 生芝麻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催生滑胎。主妇人气郁,临产之时胎上逼心,昏晕不省人事;或胞浆先下,子道干涩,儿难转身。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四

处方30、扶脾坚表汤

处方银花 黄耆 防风 桔梗 苍术 白术 甘草 黄柏 淮山药 车前子

功能主治主治皮肤瘙痒灼热,反复发作,时愈时发。

用法用量水煎,日服三次。

摘录《疮疡经验录》

处方31、大分清饮

处方茯苓 泽泻 木通各6克 猪苓 栀子(或倍之)枳壳 车前子各3克

功能主治主积热闭结,小水不利,或致腰腹下部极痛;或湿热下痢,黄疸溺血,邪热蓄血,腹痛淋闭。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取240毫升,空腹时温服。内热甚者,加黄芩、黄柏,草龙胆;大便坚硬胀满者,加大黄6~ 9克;黄疸小水不利,热甚者,加茵陈6克;邪热蓄血,腹痛者,加红花、青皮各4.5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32、如圣散

处方马蔺花 麦门冬 甜葶苈 白茅根 车前子 檀香 连翘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沙淋。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烧酒少许,水煎服。如渴,加黄芩。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五引《经验良方》

处方33、神妙膏

处方甘草 羌活 细辛 黄连 贝母 菊花 当归 枳壳 大黄 白芷 生地 防风 荆芥 木贼黄芩 川芎 苍术 猪苓 泽泻 白术 薄荷 桔梗石斛 赤芍药 蔓荆子 草决明 牛蒡子 青葙子菟丝子 车前子 夏枯草 地骨皮

制法将羊脑炉甘石120克,用一袋盛了,同前三十二味,人水煮三昼夜,取起去药。将甘石入乳汁浸之。再将石细研如面。

功能主治治眼目翳障。

用法用量点眼。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八

处方34、木通散

处方木通30克(锉)槟榔 羚羊角屑 赤芍药 黄苇 当归(锉,微炒)车前子各22.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通淋。治小肠实热,心胸烦闷,小便赤涩,小腹中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

处方35、水火两补汤

处方熟地30克 山茱萸12克 茯神15克 车前子9克 人参6克 麦冬30克 五味子1.5克 肉桂3克 白术15克 牛膝9克

功能主治治关格。肾气衰惫,膀胱闭结,上吐下结,气逆不顺,饮食不得入,溲便不得出,腹中作痛,手按之少可,脉涩而伏。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五

处方36、引水散

处方石燕子1双(醋淬)海马 海蛤 滑石 琥珀 赤茯苓 川木通 通草 山栀子仁(炒)泽泻 猪苓(去黑皮)车前子(微炒)茴香(微炒)瞿麦穗 萹蓄 苦葶苈(纸衬炒)忘忧根 木香 白丁香 鬼棘针各30克

制法上药二十味,除石燕子、海马外,各30克同研粗散。

功能主治通淋利湿。治小便秘涩不快或不通,及肿满,脚气,一切湿证。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灯心30茎同煎,取清汁180毫升,纳麝香0.5克,拌匀放温,空腹服麝香少许亦可。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处方37、七子散

处方五味子 牡荆子 菟丝子 车前子 菥蓂子 石斛 薯蓣 干地黄 杜仲 鹿茸 远志各10克 附子 蛇床子 芎藭各7.5克 山茱萸 天雄 人参 茯苓 黄耆 牛膝各4克 桂心12克 巴戟天15克 苁蓉12克 钟乳粉10克(一方加覆盆子10克)

制法上二十四味,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虚羸,头昏目眩,精气衰少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9克,一日二次,酒调下。不知,增至15克,以知为度。不能饮酒者,蜜和丸服亦可。

摘录《备急干金要方》卷二

处方38、清利饮

处方木通 白茯苓 麦门冬 车前子 大腹皮各4.5克 淡竹叶15克

功能主治治子淋。湿热不行,肚腹作痛,尿频急疼痛。

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39、五福延寿丹

处方五味子180克 肉苁蓉120克(酒浸、焙)牛膝9克(酒浸)菟丝子(酒浸,炒)60克 杜仲(姜炒断丝)90克 天冬(去心)60克 广木香30克 巴戟(去心)60克 山药60克 鹿茸(酥油炙透)30克 车前子(炒)60克 菖蒲(焙)30克 泽泻(去毛)30克 生地30克(酒洗)熟地30克(酒制)人参(去芦)30克 乳香30克(另研)没药15克(另研)枸杞子30克 大茴(炒)60克 覆盆子30克 赤石脂(煨)30克 地骨皮60克 杏仁(去皮、尖)30克 山茱萸(去核)60克 柏子仁30克 川椒(去目、合口,炒)21克 川楝肉(炒)30克 远志(去心)30克 龙骨(煅)15克 白茯苓(去皮)30克 当归(酒洗)30克

制法共三十二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损劳伤,须发早白,行路艰难,形容羸瘦,眼目昏花,咳痰带血,夜梦遗精,妇人久不生育。(白头、不孕)

用法用量每30丸,空腹时盐汤或盐酒下。

摘录《仁术便览》卷三

处方40、七仙丸

处方菟丝子(酒浸,另研为末)150克 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干)30克 巴戟(去心)30克 车前子 熟干地黄 枸杞子各90克 甘菊花(拣净)12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增目力。治肝肾俱虚,眼常昏暗,多见黑花,或生翳障,视物不明,迎凤流泪。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41、决水汤

处方车前子30克 茯苓60克 王不留行15克 肉桂0.9克 赤小豆9克

功能主治治水肿日久,遍身手足俱胀,面目亦浮,口不渴而皮毛出水,手按其肤如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五

处方42、柴胡散

处方柴胡30克(去芦头)赤茯苓30克 羚羊角屑30克 细辛3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决明子30.克 栀子仁30克 子芩30克 车前子30克 石膏12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泻肝除热。主肝劳虚热,两目赤涩,烦闷宛转,热气壅滞,胸脘有灼热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竹叶14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炙炸、热面。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

处方43、八正散

处方车前子、瞿麦、萹蓄(亦名地竹)、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4、尿路结石汤

处方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车前子10克,木通6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滑石12克,琥珀末3克。

功能主治利湿化瘀,散结通阻,补肾益气。主湿热,瘀阻,虚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吴华强方

处方45、清热解毒汤

处方连翘15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黄芩9克,车前子9克,丹皮9克,地骨皮9克,瞿麦12克,匾蓄12克,赤芍6克,冬瓜子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消肿止痛。主湿毒热型。(盆腔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奉五妇科经验》

处方46、麻仁丸

处方麻仁120克(先以温水浴后,悬在井中五日,令生芽,日晒,退皮取仁)大黄120克(半蒸,半生)白槟榔30克(半生,半煨)山茱萸45克 薯蓣45克 官桂(去皮)45克 车前子 枳壳(麸炒)防风各45克 羌活45克 木香60克 菟丝子45克 郁李仁120克

制法上十三味,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气疏风,润肠通便。治风寒积滞内阻,三焦不和,胸膈满闷,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临卧时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博济方》卷一

处方47、木香调胃散

处方木香4.5克,陈皮4.5克,甘草4.5克,三棱3克,莪术3克,车前子3克,大腹皮3克,红豆3克,砂仁3克,苍术3克,木通3克,山楂3克,川萆解4.5克,生姜皮1.5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利水消肿。主肝郁脾虚。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水煎服。

摘录《胎产新书》

处方48、填坎汤

处方山茱萸30克 茯苓30克 巴戟天15克 肉桂9克 车前子9克 北五味9克 人参9克 芡实30克 白术60克

功能主治治长年作泻,五更时必痛泻二三次,重则五六次,至日间反不作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49、二草丹

处方金陵草(即旱莲草)车前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主小便尿血。

用法用量上二药捣汁。每空腹时服200毫升。病愈乃止。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50、温脾达生汤

处方厚朴3克 木香3克 肉桂3克 车前4.5克 广皮3克 枳壳3克 冬葵3克 黑姜2.4克 当归15克 川芎6克

功能主治治临产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四

处方51、萆薢分清饮

处方川萆薢6克 黄柏(炒褐色)石菖蒲各15克 茯苓 白术各3克 莲子心2.1克 丹参 车前子各4.5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分清别浊,主赤白浊,淋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处方52、二陈汤

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术(去芦)苍术(米泔制)砂仁 山药(炒)车前 木通 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主痰湿中阻,泄泻或多或少,脉象沉滑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泄泻不止,加肉蔻,诃子,去厚朴。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53、萆薢丸

处方萆薢 山芋 牛膝(去苗,酒浸,焙干)泽泻各30克 生干地黄(焙)75克 白术15克 茵芋 蛴螬(微炒)干漆(炒姬出)狗脊(去毛)车前子 天雄(炮裂,去皮、脐)各75克

制法上十二味,研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渗温,舒筋活络。主风痹行走不定,血痹身体不仁,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温酒下20丸,加至30丸,每日三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54、青麟丸

处方大黄10千克 黄柏250克 黄芩250克 猪苓250克 赤苓250克 泽泻250克 木通250克 车前子250克 米仁250克 粉萆薢250克 生侧柏250克 玄参250克 广皮250克 薄荷250克 制香附250克

制法上药除大黄外,煎汁去滓,将汁拌大黄蒸黑晒干,将蒸余之汁加黄酒2.5升,再拌大黄,蒸三小时晒干;将锅内余汁拌大黄,再晒干研末。每500克净粉用白蜜120克,炼熟化水泛丸,如椒目大,约成丸9.5千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湿毒疮疡,目赤口碎,头痛齿痛,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次3克,开水吞服。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55、人参车前汤

处方人参 车前子

功能主治治正气亏虚,膀胱气弱,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上药二味,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56、二陈汤

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 枳壳(麸炒)牛膝(去芦)猪苓 木通 山桅 麦门冬(去心)车前子 黄柏(酒炒)各等分 甘草减半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主痰气闭塞,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用灯草1团,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57、延寿丹

处方天门冬(去心)远志(去心)山药 巴戟各60克 赤石脂 车前子 菖蒲 柏子仁 泽泻 川椒(去目,炒)熟地黄 生地黄 枸杞 茯苓 覆盆子各30克 牛膝(酒浸)杜仲(炒)菟丝子(酒浸)苁蓉各120克 当归(酒洗)地骨 人参 五味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延寿。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70丸。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58、决明子散

处方决明子 地肤子 细辛 白芷 桂心 车前子各90克 柏子仁60克 防风60克(去芦头)川椒120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视物昏暗,迎风泪出。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及晚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

处方59、蒲黄汤

别名蒲黄散(《证治准绳·类方》卷六)。

处方赤茯苓 木通 车前子 桑白皮(炒)荆芥 灯心 赤芍药 甘草(微炒)蒲黄(生)滑石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清心肾,利小便。治心肾有热,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葱白、紫苏煎汤调服。

摘录《袖珍方》卷二引《太平圣惠方》

处方60、柴胡散

处方柴胡30克(去苗)甘草30克(炙微赤,锉)决明子15克 车前子15克 羚羊角屑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主肝黄。证见面色青,四肢拘急,口舌干燥,言语謇涩,爪甲青色。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